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19年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舉行。 出席這次全會的有,中央委員202人,候補中央委員169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員和有關方面負責同志列席會議。黨的十九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層同志和專家學者也列席會議。 全會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了重要講話。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
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新發展——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的“九個首次”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標志性成果,是新時代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建設舉旗定向的政治宣言,既有許多理論上的新概括,又有許多實踐上的新舉措。全會和《決定》創造了若干個“首次”,大的方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深入推進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座談會18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陳希主持會議并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從嚴從實做好各項工作,確保主題教育順利實現預期目標、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陳希指出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這份《決定》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指導方針,也是實現“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和“執行之律”。《決定》在總論部分高度凝練的十三個顯著優勢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的根本保障
光明日報評論員: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制度體系——十二論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 一國兩制”是黨領導人民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一項重要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偉大創舉。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指出,必須堅持“一國”是實行“兩制”的前提和基礎,“兩制”從屬和派生于“一國”并統一于“一國”之內。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管治,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香港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聚焦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系統地總結了“中國之治”的13項制度原則。這些制度原則的確立,凝聚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治國理政的政治智慧,已經成為支撐經濟快速發展、維護社會長期穩定的基本制度安排。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既要守護這些制度原則,也要推進改革創新,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 國家